城市之中,車水馬龍,嘈雜喧囂。
鋼筋混凝土構成的巨大建筑物,像是一座座牢籠,將人囚禁。
我們追求自由,卻也學著妥協。
畢竟現實里沒有那么多驚心動魄的故事,最后要回歸的,都是柴米油鹽。
身邊的同齡人提起,經常感到焦慮和無助。
隨著年紀的增長,身上的責任越來越重,壓力也便隨之而來。
曾以為自己畢生要追求的是錦繡前程,富貴榮華,后來才漸漸明白,最想擁有的,其實是內心的淡定從容。
偶然看到了日本電影《小森林》,簡單的情節,卻深深打動了我。
《小森林》系列是由漫畫家五十嵐大介的原作改編的電影,借助簡易的食物傳遞出返璞歸真的生活美學和人生信仰,溫暖了忙碌奔波的你我。
寧靜閑適的小森林,冬天有皚皚白雪,夏天有酸甜紅透的番茄。
聽蛙聲和鳥鳴,賞流水潺潺,春種秋收,悠然自得。
女主角市子是一個干凈勤勞的姑娘,她做的米酒醉人,糖漬栗子香甜,她能夠自制榛果巧克力醬、各類果醬、鹽水番茄罐頭甚至伍斯特郡醬油,也會在忙碌了一天之后,做一只烤面包。
極簡的食物,卻透露著鄉村的自然和質樸,也許這才是人生最踏實的樣子。
假期回了老家,舅舅的院子里種了小蔥、水蘿卜,以往的每年,都能在這個老院子里摘到苦瓜,加調料涼拌,不僅美味,還能解暑降火。
家鄉的味道,總是讓人懷念。
去過很多餐館,也流連過很多城市的街邊攤,饑腸轆轆的時候,最懷念的還是媽媽包的白菜餃子。
一碗玉米渣粥,一盤西虹市炒蛋,簡單的餐食,卻能讓人充實滿足。
因為食物不僅用來果腹,還包含著濃濃的愛。
面對媽媽的離開,市子有埋怨,但更多的是愛和思念,正因為如此,也開始學著尊重媽媽的選擇。
每個人都有自己想要的生活方式,市子也在不斷找尋,所以她在學著媽媽料理那些食材之后,也在摸索著自己的方法和味道。
什么樣的人更容易獲得幸福?
大概是自律、努力、純真、熱愛生活的人。
并不一定非要遠離城市,回歸鄉野才能獲得歡喜,我們每個人,都有屬于自己的小森林,我們從中汲取能量,樹立信仰,然后更加堅定地走向遙遠的未來。
石墨烯電采暖,降噪消音,寧靜之處,自有歡喜。